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靖海侯

有了东厂的友情参与,这次的‘押运’非常顺利和有效率,几十辆大车浩浩荡荡的被两波人马送到前线大营,这个月的大营值守将领是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下属的正三品大员,名叫蒋世荣的指挥佥事,这个都司乃是大明地方州府最高军事机构,相当于地方军区。

按照《最新瀛州平叛战略部署》文书所示,汤谷围猎之战的总指挥权归于瀛州总督府,其下辖三司之一的都司必须每月轮换前线派遣值守官,最低要求为指挥佥事一级,作为瀛州最高军政长官的总督靖海侯,每月必须四次巡视前线防务,协调各军,处理相关前线军务。

特殊军情兼攻城之战时,瀛州府城只得驻留一位从二品都指挥同知和两位正三品都指挥佥事和低级官员负责后勤和瀛州日常军务,其余高层必须莅临前线指挥。

正是这样的相关军事制度,使得即便是文臣入主都司,历经一段时间后,都得带着一定军事经验和指挥能力回归,这些人大部分重返文职后,逐渐成为文官集团内部的鹰派人物,即强硬派文人,或者叫儒将,他们在相关军事问题上会全面的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这使得大明的皇帝无疑更加偏爱这类大臣。

冷静睿智的同时,不乏军人的热血硬气,这也导致近百年来,随着大明尚武之风日盛,文人书生报效从军的比例越发扩大,甚至民间流言表示,未经过军旅生涯的文臣,那不是相当于瘸了腿的老太太吗?

总之大明军队里的文人也不在少数,加之这帮儒生受祖师爷教诲,自读书之日起便胸养一股浩然正气,在行军打仗时更是出其不意的好使,与武将所养的兵戈杀气二者可以说是交相辉映。

看着从大帐中龙行虎步的蒋世荣蒋佥事,一袭轻简戎装被其虎背熊腰的身子撑得发出轻微‘滋滋’声,面上威武神异,三缕长髯飘然垂下,一双鹰眼细长,上下双波,锐利有光,令人望而生畏。

“瀛州总督府都司指挥佥事蒋世荣见过赵督公、徐佥事。”蒋世荣躬身行礼,一挥手招呼几人进帐。

“蒋佥事果然治军有方,咱家虽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亦听过您的名号。”赵逸微微一笑,娇声娇气说道,兰花指似有似无的点着军营。

“赵督公客气,末将一介军中莽夫,当不得治军有方,这是都指挥使训练得当,吾等可是着实佩服的紧。”蒋世荣客气的应付,而他言语中的那位都指挥使,正是目前瀛州三司之一都司的最高长官,正二品的周鸿文周都指挥使,听名字也就知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